沪镍期货 | 市场供应过剩格局不改 沪镍期货盘面上方空间有限

原油期货直播室作者:小编2025-09-16

供应端持续施压印尼产能扩张成核心变量

全球镍矿供应激增印尼主导市场格局

近年来,全球镍市场最大的结构性变化来自印尼的产能扩张。作为全球最大镍生产国,印尼通过政策扶持和外资引入,已形成从红土镍矿到高冰镍、硫酸镍的完整产业链。数据显示,2023年印尼镍铁产量同比增长28%,占全球供应量的52%,其湿法冶炼项目(HPAL)产能更在两年内翻倍。

这种爆发式增长直接导致全球镍市场从2021年的紧平衡转向全面过剩,LME镍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0%,上海期货交易所显性库存亦创三年新高。

成本曲线下移压制价格中枢

印尼镍矿开采成本优势显著,其红土镍矿平均现金成本仅为8000-10000美元/吨,远低于传统硫化矿的12000-15000美元/吨。随着工艺技术突破,印尼企业已能将高冰镍加工成本压缩至1200美元/吨以下,这使得镍价成本支撑位持续下移。当前沪镍期货主力合约在13-14万元/吨区间震荡,较2022年高点已腰斩,但对比成本线仍存下行压力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印尼政府计划2024年新增12条镍铁产线,预计释放产能30万金属吨,这或进一步加剧供应过剩局面。

隐性库存与套保盘形成双重压力

除显性库存外,市场隐性库存压力同样不容忽视。据行业调研,国内镍生铁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已从15天延长至25天,部分贸易商囤货量超正常水平30%。在期货市场,产业链上游企业套保比例提升至60%以上,空头头寸持续压制盘面。特别是当镍价反弹至14万元/吨上方时,冶炼企业套保盘集中入场,形成明显的价格天花板效应。

需求端结构性分化新能源故事难撑高价

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产业格局生变

尽管新能源汽车仍是镍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,但产业生态已发生深刻变化。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从2021年的50%攀升至2023年的68%,三元材料高镍化进程明显放缓。头部电池企业NCM811电池占比从35%回落至25%,更多转向中镍高电压技术路线。这直接导致硫酸镍需求增速从年均40%降至20%以下。

与此印尼本土电池产业链快速崛起,华友钴业、格林美等企业海外基地投产,削弱了中国精炼镍的进口需求。

传统不锈钢需求进入平台期

占镍消费70%的不锈钢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。国内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连续18个月负增长,家电出口增速回落至个位数,导致不锈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滑3.2%。更关键的是,印尼不锈钢产能已突破1000万吨,其产品凭借零关税优势大量回流中国市场,2023年进口量激增45%,进一步挤压国内镍铁需求。

产业利润持续向矿端倾斜,国内不锈钢厂吨钢利润已不足200元,被迫降低原料备货周期。

技术面与基本面共振上方空间受限

从技术形态看,沪镍期货周线级别仍处于下行通道,14.2万元/吨附近聚集多重阻力位。MACD指标长期在零轴下方运行,RSI多次在50%分位折返,显示市场做多动能不足。基本面与技术面形成共振,任何反弹都遭遇产业套保盘和投机空头的联合压制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可关注13.5-14万元/吨区间逢高布空机会,若有效突破14.5万元/吨则需止损。

同时需警惕印尼矿业政策变动、新能源补贴加码等潜在利多因素,建议采用期权组合策略对冲尾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