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市收评 _ 商品期货大面积飘红 贵金属指数领涨,金属期货涨价

贵金属狂飙背后的三重推手

7月15日收盘数据显示,沪金主力合约单日涨幅达2.8%,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,白银期货同步跟涨1.6%。COMEX黄金期货突破2450美元/盎司历史高位,伦敦现货白银站上32美元关口。贵金属板块的强势表现并非偶然,其背后交织着三大核心驱动力。

地缘冲突催生避险需求中东局势持续紧张,乌克兰无人机频繁袭击俄罗斯炼油设施,红海航运危机未见缓和。全球风险溢价持续抬升背景下,黄金ETF持仓量单周增加28吨,创2020年疫情以来最大增幅。值得关注的是,本轮贵金属行情中机构投资者占比显著提升,CME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量突破50万手,较去年同期增长37%。

美元信用体系动摇引发资产重置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释放降息信号后,美元指数跌破105关键支撑位。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连续18个月净增持,中国央行5月黄金储备环比增加2.3%,土耳其、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购金力度持续加大。数据显示,2024年Q2全球央行购金量达289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23%,实物黄金需求对期货价格形成强力支撑。

技术面与资金面共振突破从技术形态观察,沪金主力合约周线级别MACD指标形成金叉,月线级别站稳布林带上轨。量化交易模型显示,贵金属板块资金流入强度指数达到89.7(满分100),程序化交易占比提升至42%。值得注意的是,国内黄金期货持仓量突破25万手,保证金规模突破800亿元,市场深度显著改善。

商品牛市中的结构性机会

在贵金属领涨的商品期货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格局。原油期货单周上涨5.2%,LME铜价突破10000美元/吨,农产品板块中豆粕、棕榈油分别录得3.1%和2.8%涨幅。这场商品盛宴中,不同品种展现出差异化的投资逻辑。

能源化工品:地缘溢价与需求复苏共振布伦特原油站稳85美元关口,EIA库存数据显示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下降428万桶,远超市场预期。中东地区油轮运费指数单周暴涨18%,叠加北美飓风季提前到来,炼厂开工率维持高位。化工品方面,PTA期货受PX装置检修影响,加工费扩大至800元/吨,聚酯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发生重大转变。

工业金属:绿色转型驱动长期价值重估全球最大铜矿Escondida劳资谈判陷入僵局,LME铜库存降至10.2万吨的二十年低位。新能源汽车每辆用铜量达83公斤,较传统燃油车增长400%。高盛最新报告将12个月铜价预期上调至12000美元/吨,强调电网投资和AI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结构性需求。

农产品:天气市与政策市双重博弈美国中西部遭遇极端高温天气,CBOT玉米期货突破480美分/蒲式耳。巴西大豆出口贴水报价走强至+120美分,国内豆粕基差维持在+300元/吨高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俄罗斯宣布延长粮食出口限制政策,小麦期货波动率指数飙升至38.6,创俄乌冲突以来新高。

站在当前时点,商品期货市场正经历宏观逻辑与产业逻辑的深度重构。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贵金属趋势性机会、工业金属回调买入窗口,以及能化品种的套利空间。需警惕美联储政策反复、地缘冲突缓释等潜在风险因素,建议采用期权组合策略进行尾部风险对冲。